|
【仁義禮智信】
儒家“五常”,即仁義禮智信?鬃右渤U勅柿x禮智圣,但他并沒有將這五者并列,而是分述。最早提出這個觀點?鬃釉鴮ⅰ爸侨视隆狈Q為“三達德”,又將“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tǒng),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guī)定。
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孟子還說,仁義禮智根于心,就是說仁義禮智的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區(qū)別于禽獸的本質特征!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將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號“五!薄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董仲舒的思想為仁義禮智信其實是高于皇權的。董仲舒的“五!睂W說的特點是:對仁義禮智信作了不違背孔孟思想的發(fā)揮;將仁義禮智信與五行相匹配,把純“人倫”的東西納入天道“五行”的范疇,從而為仁義禮智信提供了哲學依據,形成“五常之道”?鬃犹岢觥叭、義、禮”,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常”。這“五!必灤┯谥腥A倫理的發(fā)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一、仁
何謂仁?仁者,人二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仁,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鬃影选叭省弊鳛樽罡叩牡赖略瓌t、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guī)范集于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xiàn)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后世產生很大的影響!墩撜Z·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庇帧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庇帧缎l(wèi)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薄肚f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鼻遄T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仁,即愛人?鬃铀枷塍w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xiàn)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xiàn)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tǒng)“禮治”為“德治”,他并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二、義
何謂義?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鬃幼钤缣岢隽恕傲x”。孟子則進一步闡釋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他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標準之一。儒家把“義”與“仁”、“禮”、“智”、“信”合在一起,稱為“五常”。其中的“仁義”成為封建道德的核心!墩撜Z·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庇郑骸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三、禮
何謂禮?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谷物也。只有結滿谷物的谷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于曲。
中國古代社會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產最先把“禮”當作人們行為的規(guī)范?鬃右惨笕说难孕蟹隙Y,這“禮”既指周禮的禮節(jié)、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他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克己復禮”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tǒng)治集團內部關系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荀子也很重視“禮”,把“禮”看作是節(jié)制人欲的最好方法。戰(zhàn)國末和漢初的儒家對“禮”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主張用禮來調節(jié)人的情欲,使之合乎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yǎng)起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fā)展,特別是封建社會后期,它越來越成為束縛人們思想、行為的繩索,影響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四、智
何謂智?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內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質、知的來源、知的內容、知的效果等幾方面。關于知的性質,孔子認為,知是一個道德范疇,是一種人的行為規(guī)范知識。
智亦即智慧、聰明,有才能,有智謀。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他有利,才能去實行“仁”。只有統(tǒng)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實現(xiàn)其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要實現(xiàn)“達德”,而要實現(xiàn)“達德”必須經過“知”的五個步驟,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漢儒則把“智”列入“五!敝。
五、信
何謂信?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么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別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
儒家的倫理范疇。意為誠實,講信用,不虛偽。“信”既是儒家實現(xiàn)“仁”這個道德原則的重要條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養(yǎng)的內容之一?鬃蛹捌涞茏犹岢龀觥靶拧保且笕藗儼凑斩Y的規(guī)定互守信用,借以調整統(tǒng)治階級之間、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儒家把“信”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漢儒把“信”列入“五!敝!墩撜Z·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近于義,言可復也。”《左傳·宣公二年》:“麂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槐而死!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tài)度。為儒家的“五!敝?鬃訉ⅰ靶拧弊鳛椤叭省钡闹匾w現(xiàn),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中國人向來講究“四維八德”,其中“禮、義、廉、恥”組成“四維”;而“八德”系“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因其有八字,固稱做“八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