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無掛礙 于 2024-7-10 12:28 編輯
值中山大學百年校慶將近之際,為更深入探尋中山大學校史,傳承“北吳南楊”之稱(北派吳文藻和南派楊成志)、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創(chuàng)系人楊成志教授的崇高學術精神,7 月 5日,由中山大學劉志偉教授、張應強教授、劉昭瑞教授及中山大學博物館工作人員等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調研組蒞臨楊成志教授故里汕尾市進行調研,受到汕尾市社科專家及赤崗村村委熱烈的歡迎。
楊成志12.png (48.44 KB, 下載次數(shù): 2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調研組走進赤崗村,與當?shù)卮迕襁M行了深入且誠摯的交流,多角度探究汕尾市民俗風情,并重點考察了楊成志生平事跡展館。白求恩精神研究會醫(yī)學人文分會副秘書長、楊成志生平事跡展館館長楊佳鑫為調研組悉心介紹了楊成志生平事跡展館的籌建歷程。他講述了楊成志教授立志、求學、治學的不凡經歷和“只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博大胸懷、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勇于探索的無畏精神,及其在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博物館學等眾多領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表示,汕尾市(原海陸豐)在近代涌現(xiàn)了包括楊成志、鐘敬文、馬思聰、柯麟、馬采等在內的多位宗師,他們共同匯聚于作為中國近代人文科學的起始點的中山大學,懷著滿腔的熱忱和堅定的信念,為了國家的富強、學術的昌隆全力以赴,在各自領域深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衷心希望通過楊成志生平展館的建設,能夠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汕尾深厚的人文社科底蘊,激發(fā)人們對這座城市的關注和熱愛,從而進一步推動汕尾在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蓬勃發(fā)展。
楊成志13.png (67.34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調研組在認真考察和深入研究之后,對展館予以了高度肯定的評價,認為展館布局合理,展品豐富且極具代表性。同時,調研組成員也以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經驗,對展館的布展內容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以及具有學術價值的補充。劉志偉教授對展館總結的楊成志教授“立志做事的大者精神、愛國愛鄉(xiāng)的大愛精神、不畏艱險的勇敢精神、善于學習的創(chuàng)造精神、甘于寂寞的奉獻精神”予以充分的肯定,認為該總結精準到位,高度概括了楊成志教授的優(yōu)秀品質和杰出精神,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指引和學習典范。中山大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展館的資料詳盡且全面,涵蓋了諸多重要的內容,為中山大學博物館提供了珍貴的參考史料。希望以此為契機,雙方進一步加強在資料方面的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建共用共享。
楊成志14.png (65.72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接著,調研小組奔赴捷勝鎮(zhèn),參觀了沙坑文化博物館。探究在世界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推翻了西方關于“南中國沒有新石器文化”論斷的沙坑文化。汕尾市人文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黃樂義為調研組一行詳細講解了博物館豐富的藏品,展示了自新石器時代伊始,人類從實踐中創(chuàng)新、從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偉大進程。它介紹了沙坑文化的發(fā)現(xiàn)過程以及楊成志教授在沙坑文化的保護與研究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并講述了汕尾市的歷史沿革、人文風俗及抗倭事跡。參觀交流的過程中,調研組的專家教授從人類學及考古學的視角,進行了精準且專業(yè)的補充,提出了眾多彌足珍貴的意見。
楊成志15.png (60.09 KB, 下載次數(shù):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調研組還探訪了楊成志教授位于糖街的故居,并走訪了故居附近的關帝廟,進一步了解楊成志教授成長的環(huán)境對他學術思想形成的重要影響。楊成志教授族人楊學洲先生、楊雅新先生熱情歡迎調研組的到來,暢談楊成志教授逸事。楊學洲先生表示:楊氏一族以宋代文天祥“忠,上事于君下交于友,內外一誠終能長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孫亦復如是。”為家訓,秉承“四知”家風,忠孝傳家。在其祠堂“同豐堂”橫匾上,鐫刻“尊宗敬祖子孝孫賢先代貽謀克勤克儉;清白傳家和睦致祥守成開創(chuàng)裕后光前”以垂訓子孫。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了楊成志教授一生的歷程。
楊成志16.png (57.88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關帝廟理事長黃光生積極熱情地與調研組交流。他詳細闡述了關公信仰所秉承的忠義文化核心內涵,以及忠義文化在海陸豐地區(qū)及其海外華僑間,與當?shù)匚幕娜诤吓c發(fā)展情況。特別提到,在抗戰(zhàn)期間,受忠義文化深刻影響的海陸豐人民以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責任,紛紛投身到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中,不懼生死,共御外侮。海外華僑捐款捐物,甚至回國參戰(zhàn),為抗戰(zhàn)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資支持和人力保障。
楊成志17.png (73.32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6:43 上傳
在本次調研交流活動中,中山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傾囊相授,在學術上做出嚴謹專業(yè)的指點,并提出結合文旅發(fā)展思路,打造文化自信教育基地的構想,必將為推動海陸豐人文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增強文化自信,以及促進高校與地方之間的學術交流、家風家規(guī)教育等方面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