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賢軒216—16)海豐 六區(qū)(赤坑)紅色婦女粉槍隊骨干
——王月圓烈士革命事跡
文/圖陳宜權
王月圓烈士,女,漢族,1901年出生于海豐縣六區(qū)(赤坑鎮(zhèn))溪角山村,5歲時被全福村鄭家收養(yǎng)為童養(yǎng)媳,1925年與鄭乾社結婚,同年6月參加海豐縣婦女解放協(xié)會、海豐縣農民協(xié)會、1926年參加發(fā)動組織六區(qū)(赤坑)農民自衛(wèi)軍婦女粉槍隊、1927年11月海陸豐蘇維埃政府成立后,農軍改稱赤衛(wèi)隊(婦女粉槍隊)等隊伍,擔任全福村婦女干部之職;1926年開始積極配合賴月嬋,參加海豐縣六區(qū)創(chuàng)建紅色粉槍隊,是婦女粉槍隊中的骨干砥柱,也是一名左手持刀的巾幗戰(zhàn)士之一,其左手刀法曾聞名于東江各縣, 1928年2下旬,國民黨反動派對海陸豐各紅色村莊進行大“圍剿”,王月圓同志1928年3月不幸在海豐縣赤坑鎮(zhèn)徑口村被國民黨反動派圍捕殺害,年僅27歲。
mmexport1704665850123.jpg (97.73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28 上傳
(一)思想進步,參加農會
1922年7月29日晚,彭湃、張媽安、林沛、林喚、李老四、李思賢等6人在得趣書室成立農會,史稱 “六人農會”。至此,海豐第一個共產主義者領導的農會----“六人農會”,在彭湃居住的得趣書室誕生,從此,點燃起中國農民運動的火種。
農會迅速發(fā)展組織日益壯大,僅僅2個月的時間, 農會會員發(fā)展到600多戶,3390多人, 分布在赤山約28個鄉(xiāng)村。1922年10月25日在彭湃召集赤山約全體會員在龍山天后宮召開大會,宣布赤山約農會成立,會長黃風麟;1923年元旦,在龍山天后宮召開全縣各約農會代表大會,宣布海豐總農會成立,彭湃當選會長,楊其珊當選副會長,林甦(蘇)、藍鏡清、林沛、張媽安等為委員;會員人數達1.6萬多人至1923年8月會員10萬余人。為了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同年5月,彭湃將海豐總農會改組為惠州農民聯(lián)合會,各縣設縣農會,;至同年7月組建為廣東省農會, 至1926年7月統(tǒng)計,鄉(xiāng)農會有779個,會員人數達214305多人,會址都設在海豐縣城龍舌埔林氏祖祠。在這個時期進步青年六區(qū)(赤坑)的王月圓、賴月嬋、賴月娥等女同志積極參加縣農會組織。隨后,回家鄉(xiāng)積極發(fā)動組織鄉(xiāng)農會,并且發(fā)動周邊鄰村農民積極參加農會組織。不久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農會,帶領農會人員、群眾起來開展“抗租、減租、減息”的活動,爭取農民合法利益,與地主階級作斗爭!捌呶遛r潮”之后,農會組織被取締,農會人員被迫開展秘密活動, 王月圓、賴月嬋、賴月娥等同志也轉入秘密開展活動。
mmexport1704665855565.jpg (92.65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29 上傳
(二)海豐農民自衛(wèi)軍總隊成立
1925年2月下旬,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克復海豐、陸豐等地,第一次東征勝利后。海陸豐恢復農會,成立了海豐縣農民協(xié)會,農民自衛(wèi)軍,農民運動講習所,建立海陸豐黨支部等等。1925年3月16日成立海豐農民自衛(wèi)軍總隊,初成立時隊員60余人,編為二個中隊,第一中隊派駐海城,第二中隊派駐汕尾?傟犻L李勞工、黨代表林甦(蘇)、徐成章(后)、吳振民(后),第一中隊長李勞工(兼),第二中隊長吳振民。
1925年10月底,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勝利后,海豐農民自衛(wèi)軍總隊改為農民自衛(wèi)軍大隊下轄三個中隊300余人,各區(qū)、鄉(xiāng)組織脫產和不脫產的農民自衛(wèi)軍預備軍約10000余人,并舉辦了第二期農軍訓練所培訓。大隊長吳振民,中隊長彭桂、黃強、林君杰。為農運工作武裝斗爭培養(yǎng)了領導骨干的力量!
蘇維埃政府成立后,1927年11月,海豐農民自衛(wèi)軍改稱赤衛(wèi)隊,赤衛(wèi)隊隊長黃強,全縣有37800人赤衛(wèi)隊員,(附城)有赤衛(wèi)隊員1084人、(公平)有赤衛(wèi)隊員420人、梅隴有赤衛(wèi)隊員1983人、赤石有赤衛(wèi)隊員61人、汕尾有赤衛(wèi)隊員450人、赤坑有赤衛(wèi)隊員20000人、捷勝有赤衛(wèi)隊員9130、紅草有赤衛(wèi)隊員3125人、可塘有赤衛(wèi)隊員350人、高潭有赤衛(wèi)隊員1200人,其中六區(qū)赤衛(wèi)隊員人數占全縣一半以上。
mmexport1704665858393.jpg (80.83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1 上傳
mmexport1704665861027.jpg (71.2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2 上傳
(三)第六區(qū)(赤坑)紅色婦女粉槍隊率先成立
東方紅城,彭湃故里,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農民運動大王”彭湃等的引領下,有一支名叫粉槍隊的婦女武裝隊伍,她們英勇無畏,團結奮戰(zhàn),展現(xiàn)出了非凡女性的力量,努力掙脫封建束縛,走出家門,走進學堂,解放思想,自立自強,參加農會,參加婦女解放協(xié)會,參加婦女武裝。她們不畏生死,信念堅定,在海陸豐革命地方史上留下了光輝的英雄事跡。
1925年6月,海豐縣婦女解放協(xié)會正式成立,彭鏗為會長,章行、高云、張威、陳新、敖瓊、莊啟芳為執(zhí)行委員。婦女解放協(xié)會發(fā)表了《綱領》和《組織大綱》,從倫理、法律、教育、勞工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婦女解放協(xié)會正式成立提高了婦女的地位。
1927年4月,蔣介石公開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上海和廣州等地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制造白色恐怖。海陸豐農軍在中共海陸豐黨組織領導下,先后舉行三次武裝起義進行回擊。根據東江特委指示,海陸豐黨組織派出大批干部到各區(qū)發(fā)動群眾,組織和擴大武裝隊伍。其中,陳秀慧、何憐芳、卓愛華、賴月嬋、呂楚卿、鄭振芬、林楚云、楊素琴等女共產黨員在海陸豐各地積極組織婦女參加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斗爭。1927年11月,海豐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紅宮舉行,宣告海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成為了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根椐東江特委指示,海陸豐當地決定擴大武裝隊伍。海豐縣婦女解放協(xié)會執(zhí)委賴月嬋被派到第六區(qū)組建婦女粉槍隊。1927年11月底,海豐六區(qū)紅色婦女粉槍隊成立。
在賴月嬋的宣傳發(fā)動下,第六區(qū)的婦女勇敢走出家門,踴躍參加婦女武裝。賴月嬋把第六區(qū)農民自衛(wèi)軍里的女隊員召集起來,組建了第一支婦女武裝——海豐縣第六區(qū)婦女粉槍隊,粉槍隊員大多數的年齡在16歲到26歲之間,人數由初時400多人發(fā)展到鼎盛時期有7000多人。第六區(qū)婦女粉槍隊以村為小隊,以鄉(xiāng)為分隊,把全區(qū)分為東、西、南、北、中5個片,每片一個中隊,全區(qū)組成一個大隊,賴月嬋任大隊長,王月圓、賴月娥、曾秀麗、劉情妹、孝娥、全五、胡湖、曾步、曾茹蘭、林菊、吳要、余大等人都是粉槍隊的骨干砥柱,她們配備的武器大部分是粉槍、尖串、大刀或紅纓槍。
第六區(qū)(赤坑)紅色婦女粉槍隊成立后,隊部設在六區(qū)古住村榨油車間。在六區(qū)蘇維埃政府以及陳允厘、蔡敬群、何丹成(劉錫三) 、陳覺命、王兆周、陳慶巧、余孝剛、余漢存、劉漢材等同志的領導下,抓緊對婦女粉槍隊進行集中軍事訓練,培訓班人數最多時達百余人。隊員們“草鞋竹笠、荷裝帶束”,都穿著黑色或藍色的衣服,脖子上系紅領帶,胸前戴一塊徽章,頭戴藍色帽,背掛竹笠,腳扎綁帶,穿六耳草鞋,肩挎粉槍、尖串或大刀。培訓班有時上課,有時操練。講課的是賴月嬋,教操練的是林乘。經過訓練,她們大都學會排隊、報數,向左、右、后轉,起落槍枝,跑步、伏倒、打粉槍、瞄準等規(guī)范動作,有好幾個隊員還學會瞄準打槍(步槍)。特別是粉槍隊骨干王月圓、賴月娥、劉情妹、吳大妹等不僅學懂各項軍事知識和會使用各種武器,還學會使用左手刀法的武藝。六區(qū)蘇維埃政府每次召開大會,都要粉槍隊員演習跑步、撲倒、瞄準、打槍等技能,從而擴大婦女粉槍隊的影響,展示海陸豐婦女的颯爽英姿。隨后,海陸豐各地紛紛成立婦女粉槍隊,海陸豐有粉槍隊員15000多人。
六區(qū)婦女粉槍隊積極參加武裝斗爭,同年2月9日,中共東江特委號召支援惠來縣大暴動,海陸豐婦女粉槍隊選派張月蘭、吳芝英、王月圓、賴月娥等80多名隊員,編進“東江暴動大隊”,13日趕赴惠來縣城,參加彭湃、徐向前率領紅四師進攻惠來縣城的戰(zhàn)斗,支援兄弟縣的革命斗爭和婦女解放運動。海陸豐婦女粉槍隊員英勇善戰(zhàn),霎時名揚東江。
同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調集重兵對海陸豐大“圍剿”,陸豐、海豐縣城相繼失陷,王月圓、賴月嬋等粉槍隊員在赤坑被國民黨反動派包圍殺害。
解放后,粉槍隊還有好多幸存者,粉槍隊副隊長曾彩蘭、賴月娥,粉槍隊小隊長吳秀微、林菊、周玉嬌、曾步、林月英、黃八妹、莊五、林月云、吳要、謝尾、曾茹蘭、林良娣、黃七、余溜、林尾、余大、鄭三等隊員,但她們每回憶起當年的往事,姐妹們、戰(zhàn)友們在戰(zhàn)斗中倒下犧牲的情形,都有控制不住的心情!眼淚象天空下雨一樣掉下、、、、、、!
mmexport1704665863653.jpg (137.37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3 上傳
mmexport1704665866330.jpg (66.72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3 上傳
(四)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是全國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
1927年將介石國民黨(右派)反動派在上海發(fā)動了“4.12”反革命政變,4月12日對共產黨員起義工人和革命群眾進行大屠殺。4月15曰,廣東國民黨新軍閥李濟深也在廣州、汕頭等地進行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而海陸豐人民不怕犧牲,敢為人先,英勇奮起反抗。于1927年4月,9月,10月海陸豐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及彭湃、張善銘、楊其珊、林道文、劉琴西、陳舜儀、鄭志云、李國珍、陳子岐、林甦(蘇)、吳光榮、彭桂、陳努、林君杰等人的指揮領導,分別舉行了三次武裝起義, 王月圓同志參加了武裝起義。起義勝利后,同年11月13-16日,陸豐縣成立縣蘇維埃政府,11月18日至21日,海豐縣成立縣蘇維埃政府,總稱海陸豐蘇維埃政府---是全國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標志著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1927年11月20日,海豐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期間,赤衛(wèi)隊在龍舌埔舉行攻克捷勝萬人祝捷大會。賴月嬋帶領部分婦女粉槍隊員,全副武裝,精神抖擻地坐在會場最前面,隨后還表演跑步、撲倒、瞄準、打槍等軍事動作,博得所有參會人員的喝彩。會上公布一批罪大惡極反革命分子的罪行后,在宣布“斬首!”時,粉槍隊員們因深受反動派殘酷迫害之苦,義憤填膺地舉手要求大會把處決任務交給她們,大會批準了她們的要求。賴月嬋、吳大妹、劉情妹、王月圓、賴月娥等,左手執(zhí)刀,把一批反革命分子押赴刑場處決。海陸豐領導和群眾對粉槍隊員的勇敢稱頌不已。東江特委負責人鄭志云說:“粉槍隊真了不起,賴月嬋真不愧為婦女運動骨干。”
六區(qū)婦女粉槍隊參加慶祝海豐縣蘇維埃政權成立大會,1928年1月5日,在紅場舉行歡迎紅四師抵達海豐縣城大會,紅二師、紅四師與海陸豐農民武裝勝利會師。賴月嬋、王月圓、賴月娥等帶領婦女粉槍隊的部分隊員,參加了歡迎大會!
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成立四個月后,1928年2下旬,廣東軍閥反動派調集重兵,對海陸豐進行“圍剿”進攻,2月29日陸豐縣城失陷,同年3月1日海豐縣城失陷,3月2日汕尾、梅隴也失陷,海陸豐黨組織和蘇維埃政權,黨、政、軍機關單位被迫撤往農村山區(qū),繼續(xù)堅持革命開展游擊戰(zhàn)爭,捍衛(wèi)蘇維埃政權,武裝斗爭一直堅持到1933年5月暫告一段落。
mmexport1704665868735.jpg (63.69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5 上傳
(五)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海豐六區(qū)蘇維埃南路指揮處舊址,于2012年被海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不可移文物,該遺址成為海豐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經中共汕尾市黨史研究室、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審核,六區(qū)南路蘇維埃指揮處舊址以及王丑故居遺址雙雙入選“汕尾市革命遺址目錄”。
如今,這些紅色革命遺址,依然承載著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成為汕尾一處代表性的革命史跡,每一處遺址都有難忘的紅色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當地鄉(xiāng)賢、村民們自發(fā)性同心協(xié)力在原址上重建了六區(qū)南路蘇維埃指揮舊址,同時室內布展了革命事跡以及村十幾名烈士、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跡,讓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口述人:李向陽、鄭海奕 整理人:陳宜權
參考文獻:
1.一戶,按一戶為5人計算;
2.《汕尾市紅色簡明讀本》,2021年3月,第135頁;
3.《中國共產黨海豐地方史》,第一卷,2002年09月
4.《海豐紅色故事》,中共海豐縣委宣傳部編,2023年03月
5.中共海豐縣委黨史研究室編《海豐縣革命遺址資查資料匯編》.2021年12月
6.上面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截圖。
美篇制作人:本人多年來酷愛文學,工作之余,不斷地學習先后加入了1.中國法官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2.汕尾市人文藝術研究會;3.汕尾市散文詩學會;.4.汕尾市紅色文化協(xié)會、紅色故事宣講員;文史類研究愛好者。
聲明:因水平所限制,文中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賜正,我將及時更改或刪掉。謝謝各位!2024.01.06
mmexport1704665871244.jpg (56.18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6 上傳
mmexport1704665875352.jpg (208.69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8 06:36 上傳
060045lxkrxjfqvjrkyxop.jpg (369.95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0 09:10 上傳
060137tdkmdfxkkw7vk557.jpg (229.48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10 09:10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