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壯剛剛5歲,體重已經(jīng)30多公斤了,體形胖,飯量大。媽媽無奈向奶奶提議,在家不要給壯壯吃零食?赡棠滩煌,覺得現(xiàn)在家里經(jīng)濟條件這么好,為什么還要控制孩子吃東西?有一次,媽媽不讓他再吃巧克力,壯壯竟然揮拳打向媽媽。媽媽對壯壯進行教育,罰站并且不許他吃飯,壯壯就大哭大鬧。奶奶在一旁看不下去了,說:“別說了,小孩子懂什么?別嚇到孩子!”說完就把壯壯抱走了。媽媽對奶奶的做法非常不滿,但又不好意思當面指責老人。久而久之,壯壯知道奶奶一定會給他撐腰,總把媽媽的教育當作耳旁風,依舊我行我素,好習慣很難養(yǎng)成。 在祖輩-父輩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家庭中,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輩與祖輩共同的教育。然而,兩代人由于在觀念、知識、經(jīng)驗、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教育孩子時難免產(chǎn)生矛盾。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不一致的態(tài)度和做法,必然使孩子無所適從,家長的威信和教育的效果也會大大降低。因此,祖輩和父輩應該保持溝通,盡量統(tǒng)一教養(yǎng)觀念。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與祖輩溝通并非易事。有些老人常常以“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曾經(jīng)成功養(yǎng)育了幾個兒女”等為由,堅信自己的教育理念,聽不進子女的意見。盡管如此,年輕的父母也不應將溝通失敗的原因統(tǒng)統(tǒng)歸咎于祖輩,必須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與祖輩的溝通也有不恰當?shù)牡胤健1热,總是盯著老人的缺點,而對他們的功勞視而不見;將老人幫忙照看孩子視為理所應當,而很少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感恩之情;過多使用指責的方式,如批評老人“這樣不對,那樣不好”,而很少使用積極、正面的語言進行鼓勵…… 要使祖輩和父輩統(tǒng)一教養(yǎng)觀念,最好的方式是溝通。溝通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在平時生活中建立融洽和睦的祖輩-父輩關系也不容忽視。教養(yǎng)者之間的關系越融洽,越有利于達成教育理念的統(tǒng)一,也越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一,相互尊重和理解,營造融洽的祖輩-父輩關系。 尊重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在得到充分尊重和理解的情況下,祖輩才更樂意接受子女的意見。作為父輩家長,第一,要尊重祖輩的付出。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祖輩放棄安逸的生活,主動承擔了帶孩子的艱巨任務,幫助子女分憂。子女應當認可他們的付出,肯定他們的價值,感恩他們?yōu)閾狃B(yǎng)孫輩所付出的辛勞。第二,要理解祖輩的難處。祖輩盡心盡力,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但是因為身體、精力和受教育水平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能達不到年輕父母的要求。年輕父母需要適當降低標準,避免求全責備。比如,父母希望祖輩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一兩個小時,但是如果老人身體不好或既要忙家務又要帶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標準,父母應給予諒解。這種尊重和理解有助于祖輩、父輩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為有效的溝通奠定基礎。 第二,父輩要客觀、全面地看待祖輩撫養(yǎng)的利弊,肯定他們在撫養(yǎng)孩子方面的優(yōu)勢。 比如,祖輩有更多照顧孩子的經(jīng)驗,他們的心態(tài)更為平和,他們對孩子更有愛心、耐心,更喜歡和孩子玩樂……父輩應注意在平時生活中,經(jīng)?隙ㄗ孑呑龅煤玫牡胤,而不是一開口就是指問題、挑毛病。 第三,以恰當?shù)姆绞浇o祖輩提出合理的建議。 對于祖輩一些不妥的觀念和做法,應從正面的角度給他們提出合理的建議,而不是直接予以否定和批評。如果直接告訴老人“您這樣做不對”、“您不要這樣做”,這樣的表達方式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而且他們?nèi)匀徊恢勒_的做法是什么。不妨以提建議的方式告訴老人“您可以這樣做”、“下次這樣做是不是更好”等。同時,父輩可以給老人買一些操作性強的科學育兒的書籍,指導、示范給祖輩看,及時更新、充實老人的育兒知識,同時鼓勵他們參加附近學校、社區(qū)等舉辦的家庭教育講座或到家長學校進行學習。 第四,父輩平時可以多與祖輩就孩子的家庭教育進行溝通。 溝通并不是等出了問題才溝通,因為出現(xiàn)問題后,關系也會變得對立和緊張。在日常生活中,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圍繞教育孩子的目標、理念、相互之間的配合等話題進行討論,以達成統(tǒng)一的認識。在溝通中,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出發(fā)點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溝通不是強迫祖輩必須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對方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可自己的觀點。如果祖輩不能完全認同自己的意見,父母也應有所妥協(xié),形成一種雙方都能認可的方案。比如,案例中的壯壯媽媽如果無法使奶奶轉變想法,可以與奶奶協(xié)商:在爸爸媽媽教育壯壯時,請奶奶回避。這種在問題出現(xiàn)之前就進行的交流,可以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現(xiàn)教養(yǎng)理念不一致的情況。 當然,在有的家庭中,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父輩與祖輩難以通過溝通達成一致。此時,父輩也無須沮喪和抱怨,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做好自己。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父母在面對困境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這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以身作則的教育,讓孩子從小就明白“人生在世,不可能任何事情都遂心”的道理,同時也學會了在不遂心愿的情況下如何自處。另一方面,父母按照正確的方向去做,孩子的受益會一天天顯露出來。事實勝于雄辯,當老人看到效果后,自然會自覺地接受這樣的教養(yǎng)觀念。比如,有一位媽媽從孩子5個月起就開始為孩子讀繪本,孩子的奶奶則不以為然,認為媽媽過早地教孩子識字。在媽媽堅持了親子閱讀四五個月后,孩子每次看到繪本都會開心地笑,還主動要求媽媽給她看書。奶奶看到后,改變了原先的認識,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給孩子讀書。 你在幫助孩子成長方面還有什么心得或體會嗎?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來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