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被媽媽教育:“少氣你媽,好好吃飯”。長大之后安慰別人時,還不忘說一句:“記得好好吃飯”。一句“好好吃飯”,是對生活的期許,是對生活的關懷,也是對生活的底線。在如今外賣“橫行”的年代,“好好吃飯”是一種難得的福氣。熱乎乎的飯香,治愈著躁動的味蕾和容易受傷的心靈…… 米飯,有著令干飯人難以抗拒的魔力,它本無味,但卻能與其它菜肴搭配得相得益彰,與酸甜苦辣咸融為一體,每一口咀嚼都回味悠長。如果烹飪得當,它又能放棄做味道的陪襯,披掛上陣當一頓美餐的絕對主角。這也難怪每100個中國人,就有65個選擇每天用米飯?zhí)钛a自己空虛的胃了!罢J真吃飯的人,都在認真生活”,對于吃米飯這件事,是對生活品質(zhì)最直接的表現(xiàn)。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的大米最好吃呢?經(jīng)過網(wǎng)友評選,這6個地方上榜,來看看這里面有你的家鄉(xiāng)嗎? 1:黑龍江五常大米,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區(qū)之一的東北平原,這里土壤肥沃,地形、降水、積溫、灌溉等因素也得天獨厚。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讓這片黑土地成為端牢中國人端穩(wěn)飯碗的底氣。而五常大米又是東北糧食中香甜的精華。在《舌尖上的中國》中被稱為“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 在古時,五常米是作為貢米進貢朝廷的,在清朝乾隆年間,取名為“宮宓”,專供皇室享用。因此五常大米又有:“千年大米,百年貢米”的美譽!正宗的五常大米外觀透明微白,顆粒飽滿,質(zhì)地較硬。因為這幾年造假比較嚴重,所以選購時,要認準它的“身份證編號”,GB-T19266,除此之外都是冒牌貨。 2:江西萬年貢米,江西人杰地靈,這里氣候溫和,濕地遼闊,依山傍水,雨量充足。氣候非常適宜大米的生長,據(jù)說這種產(chǎn)自萬年縣的大米,具有千年的種植歷史。在古時,是作為貢米進貢朝廷的,直到現(xiàn)在也都是指定的國宴用米。 也許很多人不太了解萬年貢米,這里所生產(chǎn)的大米顆粒大,體細長,米色似玉。不管是蒸制還是煲煮,滋味都非常濃郁,醇香,吃起來口感也是軟而不膩。具有“一畝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之美譽。因其產(chǎn)量極低,一年才種一季,所以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3:遼寧盤錦大米,遼寧盤錦地區(qū)自古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這里一年四季氣候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給水稻的生長提供了優(yōu)良條件條件。土壤呈偏堿性,是盤錦大米口感好的一個原因,在一個原因與水質(zhì)有關。澆灌稻田所用的水是雙臺子河水,每年春夏汛期的時候,都會為土壤帶來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 因為受到維度和土壤的原因,導致盤錦大米一年只種植一季,生長周期比較長。盤錦大米還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當?shù)厝碎_創(chuàng)的稻田養(yǎng)蟹的生態(tài)循環(huán)水稻種植方法,在稻田里,既種稻、又養(yǎng)蟹,形成了“水稻護蟹、蟹吃蟲餌、蟹糞肥田”的天然食物鏈。所以正宗的盤錦大米外觀都特別的飽滿,顏色看起來會更透明,有著濃郁的米香味,粒形完整、膠稠度高,口感更好。 4:寧夏珍珠米,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對于很多人來說,提到寧夏首先想到的是枸杞。的確,寧夏的枸杞全國聞名。但和枸杞一樣出名的還有寧夏珍珠米。其種植歷史已有1400多年。清朝時期,康熙皇帝過寧夏時,將寧夏大米欽點為筵席主食,稱為“珠梗米”。 正宗的寧夏珍珠米,色澤潔白,米質(zhì)油潤,不管是蒸飯還是煲湯,都粘而不膩,味道非常醇厚,民間一直流傳著,“吃寧夏大米,不吃菜也能吃三碗”的民諺。作為宮廷的貢米,寧夏珍珠米產(chǎn)量大,所以價格也比較親民,如果遇到了記得買來品嘗一下。 5:云南遮放貢米,在云南有這樣一句民諺:“下關風,龍陵雨,芒市谷子,遮放米”一說。自古至今,因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德宏所產(chǎn)遮放大米米粒的形狀大而細長,且富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味道清香怡人、口感軟糯,還一度被奉作皇家“貢米”、“云南第一米”。 正宗的遮放貢米,性質(zhì)介于糯米與米飯之間,香松酥軟、熱不粘稠、冷不回生、食之不膩,在所有大米中,估計只有遮放貢米,才能滿足這一特點。因品種古老,再加上內(nèi)在基因和特性存在,加之僅能在特地的地區(qū)種植,且不可復制,所以市面上的正宗遮放大米價格并不便宜,那些價格低廉的必定是冒牌貨。小伙伴們選購時要看清楚。 6:天津小站稻大米,產(chǎn)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區(qū),始于宋遼時期,成名于清朝末年。“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熶玉粒香”,這是文人墨客對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因清末將領周盛傳在小站鎮(zhèn)練兵屯田種稻而得名,故稱小站稻。這個稱呼來源于地名,不是品種。 如今的小站稻,已經(jīng)成為天津的一張名片。正宗的小站稻,米呈橢圓形,晶瑩甜糯、清香爽口,素有“銀坊香稻傳千里,水源三百是珠璣”之美譽。蒸出的米飯白里透青,粘香適口,黏香適口、回味甘醇,就算是蘸醬油吃都很香。 對于經(jīng)歷過艱苦歲月的中國人人來說,餓是一種刻骨銘心的不好體驗,在那個衣不果腹的年代里,能吃上一碗熱乎乎的白米飯,也曾是非常奢侈的愿望。即便是沒有經(jīng)受過饑餓年代的新生代,也應該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里深刻領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好好吃飯,好好珍惜每粒來之不易的糧食。(完)
來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