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滑雪不沖浪的我,成了朋友圈的土狗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滑雪和沖浪成了年輕人的社交剛需。 網上沖浪顯然已經不夠,親身體驗才算過得精彩。一年下來,要是沒有幾張抱著滑雪板或沖浪板的照片,都不敢自稱Z世代“弄潮兒”。 在三亞后海村,沖浪已經火出圈了。/視覺中國 不夠極限,怎有態(tài)度。飛豬平臺數據顯示,2021年五一期間,沖浪、攀巖、徒步、滑翔傘、沙漠、露營、浮潛、潛水、跳傘、蹦極等戶外旅游運動預訂量同比漲幅超200%。 在亞文化之風的煽動下,這些曾屬于小眾或中產群體的愛好逐漸出圈,戶外極限運動的大火正在年輕人中蔓延。從2000年到2018年,國內核心戶外市場規(guī)模達到198億元,不到20年翻了近200倍。 這股風潮中,更多人嗅到財富的味道,盯準了年輕人的錢包。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潛水相關企業(yè)的注冊量達到1299家,為5年來最高,同比增長152%;沖浪相關企業(yè)全年共注冊263家,為近10年來最高;滑雪相關企業(yè)注冊量達514家,同比增長55%。 2011-2020沖浪相關企業(yè)注冊量上升趨勢明顯。/企查查 不過,與所有不夠成熟的市場一樣,愛嘗鮮的消費者也面臨著服務價格參差不齊、安全隱患突出、野教練橫行等種種亂象。 2021年12月28日,一名男子在北京云佛山滑雪場教女朋友滑雪時,遭到雪場工作人員制止,不允許他進行教學,除非男子能證明“你女朋友是你女朋友”。 雪場讓消費者“自證關系”的詭異要求,迅速在網上引起廣泛爭議。如何確定場地方的權責界限、野教練的合規(guī)性、安全責任的劃分成為討論的中心。 而與興致盎然的年輕消費者和野心勃勃的資本不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手卻普遍對市場的未來感到悲觀…… 從有錢人的運動 到潮流生活方式 在過去,極限運動的“極限”,不止體現在一項運動的風險、難度和刺激程度,也與其掏空你錢包的速度有關——買裝備、請教練、投入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入門的門檻對于普通人來說都是一道高墻。 極限運動的玩家,不是有錢有閑,就是天賦異稟。 而如今,這些“高大上”的運動經過互聯(lián)網的祛魅,不僅不再遙不可及,還成了一種潮流。 城市街頭玩滑板的人也多了起來。/視覺中國 寫字樓樓下的空地上,時不時就能看到穿著衛(wèi)衣、板鞋的年輕人踩著滑板騰空而起;即使身邊萬年不運動的肥宅約你周末去跳傘,你也不會太過驚訝,只會淡淡地問一句:要多少錢? 在小紅書,分享極限運動體驗的帖子數不勝數,與“滑雪”“沖浪”“潛水”相關的筆記數量達到百萬級別;在抖音,參與#全民冰雪季#話題的視頻播放超過20億次。 當下最火的風格就是運動風。/圖蟲創(chuàng)意 極限運動的流行并不局限于網絡社交平臺的曬照,現實中具體的地方和當地人的生活正隨著城市年輕人的偏好改變。 后海村,近年來頻頻出現在都市白領的朋友圈。 一批又一批皮膚曬成小麥色的俊男靚女,臉上抹著圖騰一樣的防曬泥,抱著彩色沖浪板走向海邊。不一會,你就能看到他們在近海撲騰,和浪花搏斗,屢敗屢戰(zhàn)。 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換上沙灘褲和比基尼,密密麻麻地躺在沙灘上,在太陽底下做咸魚。 就在幾年之前,這里不過是三亞一個尋常碼頭漁村,游客來到此地的全部原因就是乘船去往蜈支洲島。 后海村穩(wěn)定的季風和寬闊的淺海將中國初代沖浪愛好者吸引至此,那時的他們還不曾想幾年后這里會連同沖浪成為后疫情時代的熱門之選。 如今,后海是初學者接觸沖浪的首選地,沖浪俱樂部數量井噴,村里的客棧民宿從50多家增加到近5000家,奔涌而來的游客甚至快將沖浪老手擠出這個小村子。 后海村從安靜的小村子成了海南沖浪的名片。/視覺中國 人人都為沖浪而來。一位后海的沖浪教練說:“知道沖浪火了之后,村里干裝修的、賣燒烤的、開出租車的、賣水果的,一夜之間全部都變成教練了! 游客云集,物價飛漲,三亞后海的名氣幾乎要趕超北京后海,早就不再是那個令沖浪愛好者會心一笑的小漁村。 相比后起之秀沖浪,滑雪在中國的發(fā)展已經有些時日。 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滑雪產業(yè)迎來小高潮。2015年全國滑雪場數量為568家,預計2022年將達到1000余家,實現2倍以上增長。 2022年1月9日,北京冬奧會場館準備工作有序推進。/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城市年輕人的消費偏好也發(fā)生著變化,重體驗、愛花錢買刺激、追求新鮮感成了新時代的時尚。 胡潤發(fā)布的《2018中國新中產圈層白皮書》提到,當下新中產人群最青睞的兩大休閑娛樂方式是旅游(53%)和運動健身(40%)——滑雪等戶外運動,一下就能同時滿足這兩件事。 雪場多了,價格也低了。在OTA平臺上,只要花300元左右,就可以在雪場滑一下午,價格包含入場、租裝備、基礎指導、拍照和意外險。 哪怕是零基礎的“小白”,只需要在網上下單,不用添置任何裝備,就能立刻體驗滑雪的樂趣。 接送、教學、租賃設備、拍照都涵蓋在商家的服務中。/廣告截圖 對于居住在北京的年輕人來說,不去滑一次雪,仿佛白過了個冬。 與滑雪一樣,一項又一項難度大、周期長的運動項目,被拆分再包裝,成為一個個低門檻的服務商品。 消費者只要人到、錢到,其他一切都有人代辦。 這也與不少年輕人的心理需求一拍即合:我只是想要在社交平臺發(fā)酷酷的照片,又不一定真的要把它們發(fā)展成一項愛好。 無論什么項目,拍照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圖蟲創(chuàng)意 我們用批發(fā)來的體驗和幾張修圖后的照片,來打造朋友圈里的美好生活圖景,而運動的內容并不重要,今天可以是跳傘滑雪沖浪,明天可以是騎馬射箭帆船。 我們對于身份認同和完美人設的追求,成了商人的財富密碼。 那些傳統(tǒng)所認為的“極限運動”已然脫離了原本的含義,追求極限、挑戰(zhàn)不可能的一面被淡化,成為人們多彩生活的記事本上收集的一枚枚印章。 消費社會學認為,消費的本質是文化,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品都是一種表達意義的符號體系和象征體系。 對于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白領,盡管注定大部分時間囿于辦公樓與寫字間,卻仍希望用多彩、超越、激動人心的活動來填充平淡生活的縫隙。 而微博、小紅書、抖音上,那些站在浪尖、沖下雪坡的身影,又是多少人的深夜治愈時刻。 某段視頻平臺上,#滑雪相關視頻播放量近150億次。/APP截圖 盡管如今大眾參與的沖浪和滑雪失去了極限運動挑戰(zhàn)自我、追求極致的目標,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豐富的體驗性商品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更多人可以簡單快捷地追求興趣愛好,以更低的成本接觸新事物。 不那么極限的極限運動,讓內卷時代的年輕人得到快樂和慰藉。 不過是一錘子買賣? 玩家是多了,回頭客卻寥寥無幾。 對于許多人來說,豐富的極限運動項目不過是“只此一次”的消遣。 年輕人在打卡網紅地,從業(yè)者則在追趕風口。 相比一些早已沉淀出相關文化和產業(yè)體系的國家,國內的極限戶外運動還相當稚嫩。 作為全球戶外運動發(fā)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2006—2020年,美國6歲以上的居民中戶外運動參與人數由1.3億人增加至1.6億人,達到人口的一半。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數據顯示,美國戶外休閑的總產值在疫情前持續(xù)上漲,2019年達到8400億美元(約人民幣5.8萬億元)。 資料來源:美國戶外行業(yè)協(xié)會,華經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與中國做“一錘子買賣”的商家不同,美國的從業(yè)者更加關注消費者的返單率,早早開始利用起消費數據進行分析。在全美已經有過半人口嘗試過戶外運動的前提下,將感興趣的初學者轉化為終身愛好者,才能持續(xù)擴大市場規(guī)模。 此外,中國的戶外極限運動起步較晚,配套設施不足。沖浪地不過是圍一塊天然海灘,雪場也是在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后才開始加快腳步追趕世界頂級雪場,全國擁有4條以上索道的滑雪場還是少數。 而無論是在北京周邊的雪場還是后海村,放眼望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初學者,很難暢快淋漓地玩一把。 2022年1月2日,北京南山滑雪場游客眾多。/視覺中國 新行業(yè)總會帶來新問題,盡管供應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標準化服務,消費者的口碑還是參差不齊。 正規(guī)教練坐地起價,沒有資質的野教練橫行,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難以得到保證,以至于有人調侃滑雪、沖浪“從冷門極限運動變成熱門傷痛項目”。 商業(yè)包裝下,極限運動的危險程度往往容易被低估,幾乎每年都能看到游客因參與各種項目而受傷的新聞。 據統(tǒng)計,2013年到2017年,北京市因冰雪運動引發(fā)的侵權類糾紛案件共計36件。受傷者中20%涉及未成年人,50%以上為80、90后,超過半數致殘。 極限運動的危險性往往容易被初學者忽略。/視覺中國 如此種種混亂情況并非無人監(jiān)管,而是存在監(jiān)管盲區(qū)。 極限戶外運動和旅游業(yè)可謂是“天作之合”,卻也給供應商的行業(yè)歸屬帶來不少分歧——一些戶外俱樂部注冊了體育運動公司,另一些則注冊了旅游公司。誰來管,成了一個問題。 如今,極限運動抓住了年輕人的胃口,正是建立秩序的好時機。有了產業(yè)化的良性循環(huán),極限運動的浪潮才不會“死在沙灘上”。
來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