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碩炫 于 2021-4-16 22:44 編輯
春游古跡宋存庵
陽春三月,遍野綠色,山花綻放,香氣飄逸。乘春光明媚的好時節(jié),我與朋友一起游覽了鲘門鎮(zhèn)與梅隴鎮(zhèn)交界處南山嶺上的宋未遺跡—-宋存庵。 南山嶺古道是當(dāng)時從梅隴到鲘門的一條山路,也是陸地通往海邊的一條通道。我們一行人從南山嶺古道,沿著青黑色的石板往上走,古道右側(cè)有多快石刻,上面刻著古今人們游覽宋存庵的詩文,走了約100米,抬頭往上看可以望見右邊一顆奇特的古榕樹,顯示了“子扶母”的情勢,母樹枯萎,已沒有生機(jī)之象,然而在母樹旁邊有新枝攀扶枯樹,在垂落的地方,新枝像用手臂有力扶住枯樹,不讓滑落,新樹枝呈傘狀向外面延伸,另外一顆新樹枝往上生長,同樣呈傘狀向外面延伸,枝葉繁茂,這樣整顆榕樹呈現(xiàn)一個大雨傘,給游人擋風(fēng)遮雨,這顆榕樹奇特的造型被游人稱贊為“子扶母”樹,它給人們留下了諸多思考和啟發(fā)。 往上再走幾米就是一塊平坦地,周圍被古榕樹綠蔭掩映著,古榕樹左邊就是宋未遺跡—-宋存庵了,眼前的宋存庵是一座兩進(jìn)三間的殘破廟宇,門額橫書“宋存”兩個大字,望字生義,字面有“江山永在,宋室長存”之意,也許這就是宋存庵命名的由來吧!現(xiàn)在宋存庵殘壁上還保存著兩幅對聯(lián),一幅是:“風(fēng)雨難磨王者字;君臣猶享宋時山。”一幅:“一宵留圣跡;三字寄行人! 宋存庵在民間有許多神奇的傳說。相傳南宋末年(1279年)春季,宋少帝(趙昺)抗元兵敗南逃到南山嶺,當(dāng)時,天色已晚,暮靄沉沉,風(fēng)云將變。一行人馬只好在半嶺巖石下暫住一宿。半夜時分,南山嶺山搖地動,宋帝咼以為南宋江山已崩,帝位不保,再加上年幼,當(dāng)時被驚嚇得不禁失聲痛哭。南宋左丞相陸秀夫根據(jù)當(dāng)時的情況便斷定這是地震(海豐縣屬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他便奏請趙昺皇帝在巖壁上書寫“壯帝居”三個字,可壯膽,便可安眠無憂。宋帝昺聽后馬上提筆書寫,說來也是奇怪,當(dāng)宋帝昺在巖壁上寫完字之后,地震也就過去了,南山嶺周圍一切都平靜下來。宋帝昺夜宿南山嶺,為了睡個安穩(wěn)覺,民間有宋帝昺禁青蛙發(fā)聲,派人找軟草鋪席,喜贊草狗香,令花生白天生長,晚上合葉,不要影響人睡覺的傳說。離開南山嶺之后還有宋帝昺踏海避難后對救駕有功的蝦姑封賜帝帽、狗指封賜丞相帽等傳奇故事。一時都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明代官員莆見川雍蘭曾到此憑吊古跡,得知往事之后,他就在該巖壁題刻“壯帝居”三個大字,旁有落款,石刻現(xiàn)在還完整保存起來。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鲘門各界群眾集資,把“壯帝居”這個石刻為中心,修建了這座宋存庵,現(xiàn)“壯帝居”的石刻位于宋存庵后廳正中的斜面巖壁上,成為過去歷史的見證者。 宋存庵經(jīng)歷了歷史滄桑,這個元末的古跡需要保護(hù)起來,可以作為研究地方歷史人文的素材,啟發(fā)人們吸取王朝更迭的歷史經(jīng)驗,讓古跡成為地方歷史的宣傳員,進(jìn)一步激發(fā)人們的家國情懷。 春游宋存庵感受頗多。 寫于4月16日下午
照片4.png (1.77 MB, 下載次數(shù):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16 16:53 上傳
照片3.png (1.6 M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16 16:53 上傳
照片5.png (883.31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16 16:53 上傳
照片6.png (1006.19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16 16:53 上傳
照片1.jpg (12.38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4-16 22:4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