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礐石圣經培訓學校,是潮汕最早的婦女學校,有“世界首個女子圣經學!敝Q。抽紗是刺繡的一種,亦稱“花邊”,繡在手巾、臺布、繡衣、被套等織品上,源出歐洲,汕頭開埠后傳入當地。潮汕抽紗以“潮汕”冠名,聞名世界,源於歷史悠久的潮繡優(yōu)美精巧針法,繡出變化萬千、栩栩如生的圖案,優(yōu)雅精細,絢麗多姿。
最先運用潮繡的傳統(tǒng)工藝做抽紗,是教會女學校的潮汕女。當年女傳教士在礐石傳教,最先將抽紗工藝傳授給教會女學校的女生,慢慢的抽紗在有著潮繡傳統(tǒng)技藝的潮汕婦女中傳播發(fā)展開來,繡品遠銷歐美,成為她們重要的經濟來源,后來更興旺成為當地的抽紗產業(yè),繡品以潮汕抽紗享譽歐美。
四、八二風災
汕頭年年遭受西太平洋面吹襲過來的臺風,1922年8月2日一場臺風正面吹襲汕頭。臺風登陸前后罕見的在近海徘徊,8級以上大風維持長達36小時,12級大風持續(xù)24小時,產生特大風暴潮,海水陡漲3.6米,沿海150公里海堤潰決無數,海水倒灌,汕頭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鎮(zhèn)一片汪洋。
《潮州志》記載:風力益厲,震山撼岳,拔木發(fā)屋;加以海汐驟至,暴雨傾盆,平地水深丈余,沿海低下者且數丈,鄉(xiāng)村被卷入海濤中;已而颶風回南,廬舍傾塌者尤不可勝數。災區(qū)淹及澄海、饒平、潮陽、南澳、惠來、汕頭等縣市......廬舍為墟,尸骸遍野,逾月山陬海筮積穢猶未能清。
后來的共識是這場臺風造成潮汕地區(qū)約7萬余人死亡,它沒有名字,只能按日期稱八二風災。中央氣象臺將其列為20世紀十大氣象災害之首。如今那場毀家滅族的八二風災所留存的歷史痕跡已在流逝歲月中隱褪而去,那痛徹心腑的感覺只能在發(fā)掘出的極為有限的老照片中體會。
bdafee0f3dea421e505de79aedb6af2d.jpg (58.35 KB, 下載次數: 6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37 上傳
1922年8月2日臺風災害。大樹迎風面的樹葉幾乎光禿,稻田里快要收獲的稻子也被席卷一空。洪水漫過河堤,船只被沖擠成堆在受損嚴重的民居前。
9462875e674c5e531e0954d7b56ad811.jpg (82.11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37 上傳
影像攝于1922年9月,汕頭礐石教會建筑群所在地,石滾樹倒屋頂掀,一幅臺風過后的典型的災后場景。
e636f8e80f3df7873ec90357d471d4ff.jpg (35.83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38 上傳
影像攝于1921-1923年,揭陽的一個村莊在水稻收獲期的場景:男人收割,女人翻曬。影像透過1922年臺風災后的廢墟拍攝。
五、地震災害
1918年2月13日14時7分,地處泉州—汕頭地震構造帶上的汕頭發(fā)生7.25級強烈地震,這次地震是有歷史記載以來廣東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波及遠離震中的江蘇、上海、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多地。處于震中區(qū)的汕頭、潮州、潮陽、揭陽房屋崩塌或破裂者不可勝數,死傷者極眾,地裂冒水、噴沙,空氣中彌漫有硫磺臭味。此后余震不斷,造成極大的破壞。
1918年,其時正在揭陽西部山區(qū)歧陽煥文學校任教的楊德謙先生,以其親歷其境的目擊耳聞感受,作記戊午地震的《地震記》一文,全文很短,一氣呵成,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地震發(fā)生的實景:
“民國紀元七年,戊午元月初三日。余適假寐于祠堂之北,時方二點余鐘也,突然有聲自西北刮地而來,勢如奔馬,聲若牛鳴,聲到處,床榻如傾,杯盤響應。余一躍而起曰:‘此地震也,宜出避之!’忙遽間,遂徙而出,至大門,覺彼時天旋地轉,當頭墻壁,皆迎面壓來,潛逃無路,轉趨入甬道躲避焉。斯時,余也眼花繚亂,仿佛如身立船上,任其簸搖;又如身坐火車,山河移徙。惟手麻腳酸,惴惴焉戰(zhàn)栗而已。少頃震定出門,見外面人海人山,皆面如土色,或自述危狀,或道人損傷,大驚小怪之聲,擾人耳鼓。雖然傷不致及人,亦良幸矣!既而眾心已定,各自散歸。余方躑躅進門,忽然地又再震,搖態(tài)如前。村人已歸者,又復狂奔而出,如遇狼虎,愴惶駭怪之聲,不啻較前更甚焉。夫一頃刻間,地一再震。噫嘻!此果何故哉?不特此也。余是夜心緒惶惶,萬端交集,而寢寐之中,猶覺頻頻震動,先后六次。噫!地有其知耶?抑或無知耶?俱未可解也……余今者老矣,學識庸愚,不免少見多怪,天明因記之,以俟哲學眾論焉!
崎碌是汕頭一塊洋人眼中的風水寶地,領事館、洋行等西式建筑比比皆是。崎碌也是西方文化傳播區(qū),區(qū)內有教會辦的學校,教堂、醫(yī)院。但在1918年前汕頭還沒有一座建筑是用鋼筋混凝土來建筑,地震致使崎碌地界的建筑同罹巨劫。以下是崎碌在震后的影像,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地震災害影像。
dd4be85e223a24eae726db5625eaa1b4.jpg (51.74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1 上傳
1918年2月震后的汕頭,斷垣殘壁建筑,石柱和梁發(fā)生錯位和斷裂
06a8bbf4b65175e226290732b1a0f54d.jpg (72.32 KB, 下載次數: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2 上傳
1918年汕頭地震過后,位于崎碌的法國領事館被夷為廢墟。
3d87e960f76a710c63f0cb8bd45c6b4a (1).jpg (39.12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5 上傳
1918年2月13日汕頭地震過后,教堂所在地崎碌的災后現場,人們站在瓦礫廢墟之中。
19a8e6f4e00b834a6d70efaf02c3f513.jpg (56.97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6 上傳
1918年2月汕頭地震過后,崎碌的一條街受災實景。
a763b6f223ea91237e3bf6fec77894c8.jpg (51.12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6 上傳
1918年2月13日汕頭地震,商店、餐館、民房,倒塌成一堆瓦礫。
a5f2315538e198e4538ea98934fb811d.jpg (65.04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7 上傳
翻看Gamble在1918年拍攝的影像,那年他正好路過汕頭,也記錄了汕頭地震后的景象。當地人的房子,貝灰砂結構的墻倒塌的了。
c3861a561b22fa169873a431c5160f08.jpg (51.43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7 上傳
Gamble攝於1918年,位于崎碌的美國領事署的洋樓也傾塌一角。
六、洪厝街
998e852bd69adc658342018ec7d36928.jpg (31.8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49 上傳
影像攝于1920-1937 ,大礐石洪厝街,本地人的居住地。
隨著汕頭開埠,英美等國先后在礐石設立領事館,其中有一姓洪的人被英國領事館聘為作幕,即英國領事館師爺,攜家眷在大礐石安家居住,其后又有本地人陸續(xù)在此定居而形成居民區(qū),即洪厝街。早期的洪厝街,多為傳統(tǒng)貝灰砂杉木結構,在歷經1918年的汕頭大地震摧殘和1922年的狂臺風吹襲后,重建時已多采用混凝土建房。影像中的洪厝街,欄柵當街,兩旁已是二到三層結構嚴整、設計豐富、裝飾精美的洋灰建筑。
七、礐(què)石番仔墳
1860年1月,清政府在媽嶼島設立潮海關,被公認為是汕頭開埠的起始。
汕頭開埠前后,來了一群懷著信念揣著夢想的傳教士,除了傳播宗教信仰,還辦學校、設西醫(yī),把西方的文明帶到這里,與當地傳統(tǒng)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汕頭開埠文化。有不少在潮汕地區(qū)的傳教士直到老死,將遺骨留在了礐石山上,徹底扎根在此。
礐石“番仔墳”,見證了汕頭開埠的歷史一頁。番仔墳里,大理石砌成的墳墓,豎著十字架,刻寫著中英兩種文字,雖是墓地,卻毫無陰森之感,周遭山花搖曳、喬木挺立,整潔而寧靜。除了傳教士,還有早期的外籍人士過世后也葬在番仔墳。
“番”字,通常是泛指外來的、尤指海外的,像我們熟悉的番茄、番薯等。當地人將出洋去海外叫作“過番”,將洋人稱作“番仔”。
a3dcab9700ca7721f1abcdc6d8f9af85.jpg (110.26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52 上傳
攝于1895年,番仔墳,施饒理牧師之墓
八、鎮(zhèn)邦街基督教普益社
7b8d3033b63d789c7b603f8763e82c57.jpg (53.35 KB, 下載次數: 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53 上傳
影像攝于1921-1923,教堂機構的正門,掛著牌子
這是坐落于鎮(zhèn)邦街68號的基督教普益社,一幢4層小洋樓,門前掛著的牌子疑是“普益英文商業(yè)專門學校”。
普益社是基督教做公益的機構,在《中國基督教史綱》中,王治心先生認為普益社是做社會服務的機關。1863年,美北浸信會傳教士耶士摩在此倡建汕頭基督教普益社,1920年,普益社的三樓開設了普益幼稚園。
鎮(zhèn)邦街長不足一里,形成于汕頭開埠后的商貿集市,早先是一條逼仄的步行街,兩旁街鋪的叫賣市聲絡繹不絕。1918年2月13日汕頭大地震,汕頭極震區(qū)受災至烈,鎮(zhèn)邦街一片斷垣殘壁,1919年2月6日一場徹夜的大火燒毀鎮(zhèn)邦街一帶木屋、寮棚搭建街鋪,1922年8月2日汕頭遭風暴潮吹襲,鎮(zhèn)邦街的商貿業(yè)遭到重創(chuàng)。影像即拍攝於這段時期。1926年之后鎮(zhèn)邦街在汕頭市區(qū)的重建中得到改建,成為當時汕頭主要的商業(yè)街區(qū)之一。
九、嶺東基督教紀念堂
嶺東基督教紀念堂是礐石一座中西元素交融的建筑,教堂的基座及墻體以花崗巖石砌筑而成,整個建筑結構以中國傳統(tǒng)的宮殿樣式為主,局部細節(jié)融合了西方建筑風格。
1860年,美北浸信會傳教士耶士摩(William Ashmore 1824-1909)到媽嶼傳教,1863年,耶士摩在大礐石的一間平房初創(chuàng)教堂,1872年,擴建的禮拜堂落成,稱老禮拜堂。隨著傳教規(guī)模的擴大,由全嶺東教徒捐款在小礐石另建了一所教堂,并於1929年遷此禮拜聚會,名為嶺東基督教紀念堂,作為美北浸信會入潮七十周年的紀念。
12e2bace415d94dac9d2e503e89df76c.jpg (42.5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56 上傳
影像攝于1913-1923年,在西側的老教堂前面拍攝,一座有中國建筑風格的70周年紀念教堂。
教堂何時開始興建,未見記載,從影像的描述推測,教堂的建筑工程耗時頗長。
十、第一位到汕頭的女傳教士李潔姑娘
33bf9d74c1813018099870bebf653192.jpg (57.46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1:57 上傳
影像攝于1878年。時年37歲擔任布萊頓學院校董的李潔(Catherine Ricketts)姑娘,作為英長老會婦女傳教士協(xié)會的第一位傳教士,受差派到汕頭傳教,興辦教育,直到1907年。上海美華書館1907年版《潮惠長老教會公例》記載:1878年,女師李潔至汕,教會婦女。汕頭開埠,西方傳教士接踵而至。伴隨著傳教活動的擴展,其傳教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辦教育,教會尤其注重女子教育,當時出現了“教會所至,女塾接軌”的局面。
ed7172193afffee0056de0cc497a8ae0.jpg (58.26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2:00 上傳
影像攝于1903年,身穿畢業(yè)禮服手持文憑的米尼娜醫(yī)生。這一年,汕頭福音醫(yī)院設女醫(yī)院,專門收治潮汕地區(qū)的女病患者。影像資料記載:米尼娜醫(yī)生,在1902年作為醫(yī)療傳教士受英國長老會差派到汕頭,然而出于健康原因,她於1905年才抵達汕頭。米尼娜醫(yī)生在汕頭教會服務20年,最終因病於1925年返回英國,10月便離世。
當時這里產婦生產,盛行的是由接生婆的土法接生,接生婆的生育知識和接生手段來自自身的生育體驗和從業(yè)經驗,土法接生導致嬰兒死亡率、產婦難產死亡率和圍產期感染率三高,還造成了很多產婦產后病癥。
此時米尼娜醫(yī)生來到英長老會創(chuàng)辦的汕頭福音醫(yī)院女醫(yī)院,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用西醫(yī)診療技術和西式接生法,以病弱之軀悉心為潮汕廣大產婦服務。最先的受益者是信教的婦女,在米尼娜醫(yī)生的努力下,西式接生的母嬰健康素質逐漸得到當地人的認同和接受,也促使當地人的生育方式發(fā)生轉變。米尼娜在女醫(yī)院培養(yǎng)了許多當地女生成為新式助產士,助產士的出現,是潮汕婦女生育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促進了“接生婆時代”的終結。
米尼娜醫(yī)生經常帶領女醫(yī)院的醫(yī)生探訪接受過治療的病患家庭,關注病人心靈上的需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疏導。作為一名醫(yī)療傳教士,她傳播福.
十二、福音醫(yī)院懷敦干醫(yī)生
c7b25dc4d865bffa2f6293fa808983ba.jpg (10.74 KB, 下載次數: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2:02 上傳
懷敦干醫(yī)生
受英長老會差派,醫(yī)療傳教士懷敦干於1903年來到汕頭福音醫(yī)院,在此后的20年時間里為潮汕民眾的健康傾其畢生奉獻,默默無聞的盡忠盡職,救死扶傷。因懷敦干醫(yī)生醫(yī)術精湛,香港大學曾高薪聘請過他出任化驗室首席教師,被他婉拒。懷敦干醫(yī)生在汕頭福音醫(yī)院其主事期內,為汕頭福音醫(yī)院持續(xù)發(fā)展,使西醫(yī)在本地生根開花,大力培養(yǎng)本地西醫(yī)人才。
民國初期汕頭頻發(fā)自然災害和社會動亂,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民眾急需醫(yī)療救治和慈善救助,汕頭福音醫(yī)院救治工作繁重,“每年病人有一萬至一萬六千人!辈∪舜蠖鄟碜陨穷^周邊的村鎮(zhèn),廣大而分散的鄉(xiāng)村。1902年鼠疫流行,懷敦干醫(yī)生用靜脈輸注鹽溶液之法成功救治病人,并提出以預防為主,推動注射哈菲根血清防治鼠疫。1918年大地震,懷敦干醫(yī)生與江克禮牧師發(fā)起救災委員會,并同兩位中國醫(yī)生和潮汕基督教童子軍同往震中南澳“救助三千多名傷者”,埋葬死者,救濟饑餓,撫恤孤兒,安置災民,清理積穢。
1923年,懷敦干醫(yī)生在香港病逝,他的遺骨埋在了汕頭礐石山上,徹底扎根在了他為之奉獻的土地上。當懷敦干醫(yī)生遺體下葬時,出自內心對懷敦干醫(yī)生的感激之情,來自汕頭埠和方圓百里的當地民眾自發(fā)前來為這位不慕名利的醫(yī)學傳教士送最后一程,汕頭埠可謂萬人空巷。
ef50b9e9bba4726586c221557a9a2a7e.jpg (52.41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2:03 上傳
影像攝于1916年,汕頭英長老會傳教士。懷敦干醫(yī)生(后排站立者左一),江克禮牧師(前排盤坐者左二),汲約翰(中排坐者左二)。
十三、汲約翰
61c025711da6a9315b1d0639e38e95aa.jpg (8.43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10 22:04 上傳
汲約翰博士1874年來到汕頭埠,是英長老會最早差派到汕頭的牧師之一,他通過辦報、興辦教育等方式來傳教,先后創(chuàng)辦了貝理神學院、聿懷學堂,主編《潮惠會報》,用羅馬字標注潮汕話翻譯《Iak-Na Ts?》(《約拿書》),《Tshàng Sì Kì》(《創(chuàng)世紀》),《Má-Thài Hok Im Tsu》(《馬太福音書》),《Hap-Ki,Sat-Ka-L?-A》(《哈該,撒迦利亞》)等圣經譯本。
1907年第三屆傳教士大會(基督教來華傳教百周年大會)在上海召開,對中國教會的現狀進行討論。在汕頭已經傳教了30多年的汲約翰博士在大會上作了《中國的教會》的專題報告。汲約翰博士以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宗教習俗的深入了解、對中國社會變革、民族覺醒的敏銳洞察,認為西方教會在中國的發(fā)展,要以了解中國的近狀、趨向和問題為前提,必須改變西方教會的形象。他在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國教會應當自治、自養(yǎng)、自傳的“三自”口號,指出傳教要適應中國社會環(huán)境,讓中國教會自我發(fā)展,西方傳教士在中國教會中的作用應把精力轉到教育、出版和神學方面,進而把控傳教的大方向,促進中國基督教與世界基督教的貫通。
“三自”口號的提出,開啟了基督教在中國發(fā)展的“本土化”進程。
本文來源于http://www.112seo.com/article-1846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