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汕尾人,吃了好多魚,但偏偏不知道這些魚學名叫什么,歷經許久,小編終于找了我們常見魚的俗名和學名。
汕尾俗稱:雞腿魚,海門叫鳥燕
學名:馬掌丁魚
雞腿魚,是汕尾地區(qū)的叫法,是一種海魚,市場經常有這種魚,煮法簡單,湯腥肉鮮。
汕尾俗名:黃墻
學名:黃鰭鯛
黃鰭鯛是上等魚,其肉質鮮美細嫩,鮮食、鹽制均宜,為中型食用魚。
汕尾俗名:乖魚
學名:河豚
河豚肌肉潔白如霜,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含蛋白質甚高,營養(yǎng)豐富。唯肝臟、生殖腺及血液含有毒素,經處理后,始可食用。
汕尾俗名:帶魚
別名:鞭魚、裙帶魚、海刀魚、鱗刀魚
有補脾、益氣、暖胃、養(yǎng)肝、澤膚、補氣、養(yǎng)血、健美的作用。
汕尾俗名:鯧魚
別名:昌候魚、昌鼠、鯧鳊、鏡魚、平魚、叉片魚
具有益氣養(yǎng)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jié)、柔筋利骨之功效,對消化不良、脾虛泄瀉、貧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
汕尾俗名:赤目
學名:赤眼鱒
赤眼鱒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高、值得開發(fā)馴養(yǎng)的優(yōu)質淡水魚類。
汕尾俗名:迪仔
學名:綠鰭馬面鲀
營養(yǎng)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制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內外,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
汕尾俗名:金龍、黃花
學名:大黃魚
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能延緩衰老,并對各種癌癥有防治功效。
汕尾俗名:紅目連、紅目鱗
學名:大眼鯛
大眼鯛生長快、產量大,其肉質堅實,銷價較低,以鮮食為主。民間食法多以紅燒、清燉為主。
汕尾俗名:油甘
學名:杜氏鰤
肉質鮮美,可作生魚片,亦可煎食、煮湯皆宜。
汕尾俗名:那哥魚、中烏、海烏、丁魚
學名:多齒蛇鯔
達濠魚丸采用最多的魚之一。
汕尾俗名:沙尖、沙梳
學名:多鱗鱚
含脂肪高,清蒸、紅燒、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
據有關資料介紹,多鱗鱚中含有一種具有5個雙鍵的長鏈脂肪酸,可防止血栓形成,對治療心臟病有特效。
汕尾俗名:殿魚、絲定
別名:狗母魚、龍頭魚,硬魚、豆腐魚
學名:龍頭魚
龍頭魚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
汕尾俗名:涂虱、土虱
學名:胡子鯰
中醫(yī)認為,胡子鯰魚味甘性溫,有補中益陽,利小便,療水腫等功效。
汕尾俗名:草魚
學名:鯇魚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huán)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汕尾俗名:金鼓
學名:金錢魚
具有平肝潛陽、息風止痙的功效,適用于腎陽虛、四肢無力。
汕尾俗名:青甘、陽灌
學名:金槍魚
金槍魚肉低脂肪、低熱量,還有優(yōu)質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yǎng)素,食用金槍魚食品,不但可以保持苗條的身材,而且可以平衡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是現(xiàn)代女性輕松減肥的理想選擇。
汕尾俗名:姑魚
學名:金色小沙丁魚
富有驚人的營養(yǎng)價值,富含磷脂即OMEGA-3脂肪酸、蛋白質和鈣。
汕尾俗名:釣鯉、哥里、金線鯉、紅哥里、紅衫魚
學名:金線魚
為海產經濟魚類之一,肉質細嫩,可供鮮食或制成咸干品,是相當大眾化的食用魚類,適合各種烹調方式。
汕尾俗名:巴浪
學名:藍圓鯵
健脾益氣,消食化積。主脾虛乏力;食欲不振。
汕尾俗名:鲙魚、白鱗魚、克鰳魚、火鱗魚、曹白魚
學名:鰳魚
鰳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等有益處。
汕尾俗名:龍箭
學名:鯪魚
鯪魚的烹調法以燒、燉為主。烹制鯪魚時,不能放姜。姜會使鯪魚產生霉味,可以放少許陳皮來提鮮。
汕尾俗名:靈鰻、黃T、苦提、臭肚
學名:泥猛魚
肉質鮮美,風味獨特,營養(yǎng)較為豐富,具較高經濟價值,以清蒸為主。
汕尾俗名:皮刀
別名:紅新娘、碼頭魚、鸚哥魚
常吃深海魚可保護視網膜,因為魚肉中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還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疾病的患病幾率,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汕尾俗名:石剎、烏雞
學名:松鯛
松鯛肉質細嫩,膽固醇含量低,富含維生素B1,能促進糖類代謝,有預防疲勞,促進食欲之功效。
汕尾俗名:斑魚
學名:烏鱧
鲺魚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yǎng)、健脾利水的醫(yī)療功效。病后、產后以及手術后食用,有生肌補血、加速愈合傷口的作用,也可治療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汕尾俗名:淡甲魚
學名:鲬魚、辮子魚
肉質細嫩結實,系蒜瓣肉,味較好,多鮮食,用于家常烹制,宜清燉、油炸、紅燒等。
汕尾俗名:闊目
學名:竹夾魚
竹夾魚為我國一般的經濟魚類。可供鮮食,也可加工制罐頭或咸干品。
汕尾俗名:烏魚、烏頭
學名:鯔魚
有開胃,通利五臟的作用,使人肥健。與任何藥物同用沒有壞處。
汕尾俗名:䖳
學名:海蜇
海蜇的營養(yǎng)極為豐富,據測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質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鈣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種維生素以及豐富的膠原蛋白與其他活性物質, 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海鮮食品。
汕尾俗名:紅肉
學名:紅肉藍蛤
潮汕地區(qū)稱紅肉,它的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
汕尾俗名:青匙、淡菜
學名:翡翠貽貝
翡翠貽貝的營養(yǎng)均衡, 富含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無機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 其中牛磺酸、EPA ,DHA 和硒等生物活性物質對機體更具有抗病、解毒、增強免疫力等重要功能。
汕尾俗名:花蚶、花蛤
學名:菲律賓蛤仔
花蛤肉味鮮美、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的種類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還有各種維生素和藥用成分。
汕尾俗名:指甲螳、指甲蚌
學名:蟶子
蟶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蟶子含有鋅和錳,常食蟶子有益于腦的營養(yǎng)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汕尾俗名:三目鱭
學名:紅星梭子蟹
紅星梭子蟹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已交尾、卵巢成熟、但未產卵的梭子蟹營養(yǎng)價值更高,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的含量更豐富,可和秋冬的河蟹媲美。
汕尾俗名:生蠔、蠔
學名:牡蠣
牡蠣,又稱為“海里的牛奶”。其富含大量蛋白質和人體所缺的鋅。食用牡蠣可防止皮膚干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分解黑色素。它是難得的美容圣品。
汕尾俗名:沙白、車白
學名:文蛤
文蛤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肝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哮喘、慢性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等病也有明顯療效。
汕尾俗名:薄殼
學名:尋氏肌蛤
閩東一帶俗稱烏鯰,閩南稱海蛔,汕尾稱薄殼,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是沿海群眾野生食用貝類之一。(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