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風(fēng)大網(wǎng)佬 于 2019-5-4 12:19 編輯
海風(fēng)大網(wǎng)佬 追光掠影124集:江蘇無錫黿頭渚。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9).jpg (103.29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黿頭渚是橫臥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黿頭渚始建于1916年,現(xiàn)面積達(dá)539公頃。2012年10月26日,黿頭渚晉升為國家5A級風(fēng)景區(qū)。
黿頭渚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橫云山莊、廣福寺、太湖仙島、江南蘭苑,中日櫻花友誼林等眾多景觀,各具風(fēng)貌。太湖黿頭渚風(fēng)景區(qū)已成為旅游度假修養(yǎng)地。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5).jpg (150.04 KB, 下載次數(shù):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6).jpg (101.81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蕭梁時,此地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一處。
明代以前,黿頭渚已為人們所向往。茂林修竹、懸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輝映成趣,被認(rèn)為是無錫境內(nèi)的“桃花源”。
明代,東林黨首領(lǐng)高攀龍在此留下了“黿頭渚邊濯足”的遺跡。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 之一。明末,東林黨首領(lǐng)高攀龍常來此踏浪吟哦,留有“黿頭渚邊濯足”遺跡。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云”兩處摩崖石刻。
自1918年起,社會名流、達(dá)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始建于1918年的黿頭渚公園,曾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堪稱“無錫第一勝景”。形成黿頭渚風(fēng)景區(qū)的雛形。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8).jpg (174.07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黿頭渚建于1931年。中堂書有“天然畫圖”額,兩旁檻聯(lián)”山橫馬跡,渚峙黿頭,盡納湖光開綠野;雨卷珠簾,云拂畫棟。離此循山向左,可登飛云閣,勁松樓。山頂舒天閣巍峨聳峙,登閣遠(yuǎn)眺,可看到整個太湖山水。
民國初年,無錫人楊翰西在此購得60畝山地,并于1918年開始對黿頭渚進(jìn)行最初的開發(fā),開始建構(gòu)“橫云山莊”;1924年他又撥地1畝多給量如和尚,由量如募款將后山的廣福庵遷于此,更名為廣福寺。1925年,楊翰西利用無錫商團(tuán)會長的身份,在工商界集款建造了“陶朱閣”?谷諔(zhàn)爭時期,改名為“橫云公園”。
黿頭渚地區(qū)還有王心如在1927年建的“太湖別墅”;1928年陳仲言建的“若圃”;1931年鄭明山建的“鄭園”;以及何緝伍和蔡緘三的退廬。當(dāng)時這些風(fēng)景都因為蠡湖的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游人不多。1934年榮德生老先生60大壽,他利用壽禮在蠡湖上架起了一座長達(dá)375米的長橋,因南端架在寶界山上而取名“寶界橋”,從此溝通了蠡湖南北兩岸的陸路交通,把梅園、蠡園和黿頭渚等景色連成一片,便于游人游覽觀光,長橋臥波,恰給蠡湖攔腰一束,橋下的60個橋孔又正好象征著榮德生老先生的60大壽,提醒人們過橋不忘修橋人。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2).jpg (124.2 KB, 下載次數(shù): 9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3).jpg (102.49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解放后政府將這里原有的園林、別墅合并為“黿頭渚公園”。1982年開始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kuò)建,面積從原來的480畝,擴(kuò)大到1950畝,統(tǒng)稱“具區(qū)勝境”。園內(nèi)有十大景區(qū)(黿渚春濤、萬浪卷雪、蘆灣消夏、湖山真意、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中犢晨霧、三山映碧),黿渚春濤景區(qū)是整個園林的精華所在。
0124無錫太湖黿頭渚 (4).jpg (145.56 KB, 下載次數(shù): 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5-4 12:18 上傳
|
|